铜角 TONGJIAO: COPPER HORN
4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02
铜角 唇簧气鸣乐器。用铜制故称。起源于牛、羊等兽角,磨去角尖端,制成吹口,以双唇为簧片。也曾用木或竹制,原始社会常用作狩猎围捕时的信号。约北齐时用铜制,隋唐时期尤为流行。常用于军队礼仪,也用民间节日喜庆,婚丧活动时的吹打乐中。西藏喇嘛寺庙的铜角,最长者可达3米,发音低沉、森严...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02
铜角 唇簧气鸣乐器。用铜制故称。起源于牛、羊等兽角,磨去角尖端,制成吹口,以双唇为簧片。也曾用木或竹制,原始社会常用作狩猎围捕时的信号。约北齐时用铜制,隋唐时期尤为流行。常用于军队礼仪,也用民间节日喜庆,婚丧活动时的吹打乐中。西藏喇嘛寺庙的铜角,最长者可达3米,发音低沉、森严...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02
埙 边棱音气鸣乐器。“八音”分类中“土”的代表乐器之一。用陶土烧制。起源于古代狩猎部族模仿鸟兽鸣叫诱捕动物的工具或玩具。 XUN: CLAY VESSWEL FLUTE OR OCARINA Edged tone aerophone. It is on...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7
唢呐 双簧气鸣乐器。明代正德年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常用音域约两个八度。音色宏亮,富有穿透力,适于表演热烈欢快的风格。唢呐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间婚丧和节目喜庆的吹打乐队中,多用它来造成热闹气氛。 SUONA: OBOE Double-reed aero...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7
方笙 近代的方笙大多出自河南等地,因笙管排列的横截面呈方形故称。笙管分前后两排或三排,与圆笙不同点为两手食指均于笙管内侧按孔。 FANGSHENG: SQUARE MOUTH ORGAN The modern fang (square) sheng mostly c...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7
图示 洞箫 边棱音气鸣乐器。通常用单根紫竹制,取九节,长约80厘米。竖吹,顶端有一吹口,一般有六个侧孔,前五背一。洞箫发音幽雅、柔润、清细。音域为:d1~e1。常与古琴一起合奏。 DONGXIAO: NOTCHED OR VERTICAL FLUTE Edged tone a...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6
笛 边棱音气鸣乐器。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管乐器之一。历史上笛的种类繁多。除了用竹制笛外,还用骨、玉、玳瑁、瓷、铁、铜等材料制笛。唐宋以来,衍生出的样式繁多。 现常见横笛有曲笛和梆笛,曲笛音域为:a1~b3;梆笛音域为:d2~e4。常用于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也用来独奏。 DI: FLUT...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6
曾侯乙笙 自由簧气鸣乐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其中笙斗6件,笙管残存32支。有18管、14管和12管三种款式。笙斗和笙管均绘有纹饰。 ZENGHOU YI SHENG: MOUTH ORGAN FROM THE TOMB OF YI, MARQUIS OF ZENG Fr...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6
曾侯乙排箫 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迄今最早的竹排箫,距今已2,400多年。 ZENGHOU YI PAIXIAO: PANPIPES FROM THE TOMB OF YI, MARQUIS ZENG Unearthed from Tomb of Yi, No 1, Leig...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6
曾侯乙篪 边棱音气鸣乐器。发音原理同笛,吹口有枣状突起,指孔方向前出与吹口成直角。汉代以前的篪有大小两种形制。曾侯乙篪是迄今所见最早实物,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楚墓。 ZENGHOU YI CHI: BAMBOO FLUTE FROM THE TOMB OF YI...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6-26
啵咧 双簧气鸣乐器。由唢呐衍生而成,流行于广西壮族民间。又称“比列”、“别列”。“啵”壮语为吹,“咧”为管的意思。音色比唢呐柔和。 Bo-lie: Oboe of the Zhuang People Double-reed aerophon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