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Z Za 扎 咂 杂 【扎板】 ①碰奏体鸣乐器。满族嚓拉器,木制,不同地区萨满所用拍板,片数不一;各片上端开有两个小孔,用皮绳相联结,下端可碰击。 ②竹板两瓣,如四块玉,只用其中两块,用单手夹击。《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后头的那个瞎子背着一个洋琴,手里打着一付扎板儿噔咚扎刮的...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Z Za 扎 咂 杂 【扎板】 ①碰奏体鸣乐器。满族嚓拉器,木制,不同地区萨满所用拍板,片数不一;各片上端开有两个小孔,用皮绳相联结,下端可碰击。 ②竹板两瓣,如四块玉,只用其中两块,用单手夹击。《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后头的那个瞎子背着一个洋琴,手里打着一付扎板儿噔咚扎刮的...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Y Ya 轧 雅 牙 鸭 亚 压 哑 【轧】 纳西族“筝”。 【雅】 周代宫廷的直筒形鼓。用于宫廷礼乐。《周礼·春官·笙师》:“笙师,掌教龡竽、笙、埙、籥、箫、篪、笛、管、舂牍、应、雅,以教裓乐。”汉·郑玄注:“雅,状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鞔之。有...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X Xi 细 锡 西 奚 系 戏 【细筚篥】 即“细觱篥”。 【细觱篥】 因形制较小,故称。管身开八个指孔,前七背一,管端插入簧哨。竖吹。音阶:f1-g1-a1–bb1-c2-d2-e2–bf2-g2,如施唇舌控制,可增a2、b2。音色清脆,技法...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W Wa 瓦 蛙 佤 【瓦碟】 形似“瓯”,可击奏乐曲。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郑本玉,仪征人。近居黄珏桥,善大小诸曲。尝以两象箸敲瓦碟作声,能与琴、箫、笛相和。时作络纬声,夜雨声,落叶声,满耳萧瑟令人惘然。” 【瓦格洛】 气道边棱音气鸣乐器。也称“蔚格里”、“着...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T T 【T式键】 一种竹笛的指键,用于吹奏半音,转调。屠式璠、屠式瓒《改进的T式键》:笛子上“一个音孔,在盖住了其中一部分面积,就可能吹出它的降半音来”,“T式键是把键盖上打通一个小孔,使小孔相当于半孔指法的半开孔部分。当手指按住T式键盖的边缘部”,“就能准确地吹出这个音孔的降...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S Sa 洒 萨 撒 【洒(灑)】 即“雅瑟”。《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宋·邢昊疏:“《礼图》旧云:雅瑟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其余四弦谓之蕃赢。” 【萨巴依】 摇奏体鸣乐器。维吾尔族语意为羚羊角制作,角中部开孔穿一铁环,铁环中再穿若干小铁圈...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R Ran 冉 然 【冉拜】 壮族语“竹筒胡”的音译名。 【冉卜】 即“葫芦胡”、“葫芦琴”。壮族语“冉”为胡琴的统称,“卜”为葫芦,“冉卜”即用葫芦制成的胡琴。 【然尺直列】 傈僳族语“葫芦笙”的音译名。 【冉督】 壮族语“马骨胡”的音译名,原意为“骨胡”。 【冉列】 壮族语...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Q Qi 鼜 其 起 漆 齐 栖 脐 骑 歧 七 奇 绮 棋 【鼜】 古代军中的警戒之鼓。亦作开饭、行军令或狩猎围捕信号。《周礼·地官·鼓人》:“凡军旅,夜鼓鼜。军动则鼓其众,田役亦如之。”汉·郑玄注:“鼜,夜戒守鼓也。司马法曰:昏鼓四通,为大鼜;夜半三通...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P Pa 琶 帕 【琶】 “琵琶”的简称。清•秦华《元事为福斋随笔》卷下:“白公仙西坡公杳,空听江城板于琶。”参见“铜琶”。 【帕别】 彝族语“月琴”的音译名。 【帕米尔库姆孜】 ①柯尔克孜“口弦”的音译名。 ②木制琴箱,设钢弦的“库姆孜”。 【帕努欧欧】 高山族语“双管鼻笛”...
乐 小编 发布于 2017-07-21
O O 哦 噢 【哦比】 单簧气鸣乐器。20世纪80年代,由云南红河州歌舞团研制成功。开九个指孔,前八背一。音域:d1~a2。用于独奏、合奏及为歌舞伴奏。 【喔格宝】 傣族、德昂族“葫芦丝”的俗称。 【哦里哦玛】 傈僳族语“笛朽篥”的音译名。 【哦鲁维菲恰克】 双簧气鸣乐器。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