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站《谢谢你来了》,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乐器专家应有勤先生与何夕瑞留影

视频播放  特别节目,一生琴话,了不起的何夕瑞!

图示  何夕瑞制琴50周年‘三圆琴’‘钟鼎琴’座谈会,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乐器专家应有勤先生与何夕瑞留影

图示  何夕瑞制琴50周年‘三圆琴’‘钟鼎琴’座谈会

原创: 爱乐狮身虎胆人 享乐人生 6天前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公众号

2018年7月11日晚,重庆爱乐乐团在其所属音乐厅–重庆爱乐工厂音乐厅–举办了一场非同寻常的音乐会:何夕瑞制琴50周年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上,特邀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廖昊月,一曲法国作曲家马斯涅的《沉思》让听众听到了非同凡响的中国小提琴迷人之音,让很多演奏者,收藏者和资深乐迷目瞪口呆。在我这个小提琴迷听来,最好的意大利古代名琴阿玛蒂最好的琴声也不过如此。这么柔美的音色下,还能有这么好的声音穿透力(真正的意大利阿马蒂琴声音美,音量小)。音乐会前一天,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制琴奇人,木匠教授何夕瑞在其家乡荣昌举办的一个论坛会,并在现场听了演奏家们演奏他制作的低音钟鼎琴(低音提琴)和三圆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中国版本),琴声令人惊叹和好奇,完全是对西方小提琴的一种应和和美好颠覆,也是对演奏家和听众在提琴声音审美上的刷新。何木匠这种源于艺术想象和科学探索的创新真的让人不得不承认他原创出的前所未有之乐音之美、提琴之美,留下质疑者脑袋里渐渐衰弱的顽固偏见。

图示  重庆爱乐音乐总监刘新带病认真排练何夕瑞制琴50周年专场音乐会

图示  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廖昊月用何夕瑞教授制作的小提琴演奏,声音之美,令台上的乐团演奏员和资深提琴玩家们听众们大为吃惊。演奏家廖昊月也对这把琴的出众表现惊讶不已。

图示   重庆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们与笔者分享何夕瑞教授的传奇人生故事,并尝试演奏他制作的小提琴。

图示  笔者向重庆爱乐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王贝茜介绍何夕瑞教授制作的大提琴

这把琴的琴音满满的意大利名贵古琴高贵琴音,演奏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作品时,那琴音仿佛出自于夏弗朗之手似的。梧桐木做的琴发出如此高贵的琴音,简直不可思议。

我以赌球的感觉和心态来赌何木匠制作的乐器,我打赌,何木匠制作的各种乐器(尤其是他2010年后制作的)将在很短时间内大大升值,超出人们之前的预想。我此时的狂言一定会再次招来嘲笑,而我则坚信,何木匠的“三圆琴”和“钟鼎琴”,正如他的同乡画家陈子庄(艺术人生经历也酷似何木匠)的画作一样,也如同乡画家刘海石的画作(其画《峨眉金秋》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性收藏)一样,其真实价值犹如埋在灰土中的真金,一旦露出,必将金光闪闪。何木匠制作的琴就如埋在尘土中的真金,这个尘土就是源于崇拜名家和学院派的偏见,以及被特定几个品牌的琴声固化了的单一声音审美。

盲目崇洋媚外,盲目崇拜名家,都会让盲目崇拜者被误导,误导将让他们失去机会,失去机会带来的损失一定是很大的。十多年前我力推何夕瑞做琴,带着他的琴,随他本人和他女儿何薇(如今是四川音乐学院制琴专业的青年教师)到国家大剧院做讲座,展示他的“三圆琴”,讲述他从乡下木匠到音乐学院制琴教授的传奇人生故事,还将他做的琴推荐给中外名家试奏(其中有Gidon Kremer)。提琴演奏家们脑袋里的完美琴声早已被意大利的阿马蒂、斯特拉迪瓦里和瓜乃里提琴之声固化了,突然来一个三圆琴这样的“怪物”,他们很难接受。演奏时,突然来了一种不一样的人琴合一感觉,再舒服,也无法替换他们先前预置了的感觉。突然听到一种不一样的迷人之声,再迷人,也不敢拿去替代布满脑海了的意大利提琴美声。于是,何木匠和我这个推荐人收获的嘲笑和鼓励多于有说服力的批评和真诚的赞美。十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深深感受到了何夕瑞三圆琴和钟鼎琴的魅力,认识到了这个木匠非同一般木匠。在他的探索成果启发下,如今也有其他著名制琴师尝试制作不一样的提琴。中国某制琴名家制作的大华琴(马头琴形状的大提琴)在我看来,也许就是受何木匠钟鼎琴的启发。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功探索者,在其起步之时,面对的都是质疑与嘲笑,木匠教授何夕瑞就是这样一个伟大和成功的探索者。

重庆荣昌的何木匠,从小到大,没有拜师或进过音乐学院,他自学乐理,学会的读谱(不是识譜),自己把自己带进了音乐的圣殿。他没有学过制作乐器,只是一个乡村木匠,他成了最有艺术想象力和最尊重科学的制琴探索者。他没有学过美术,他的画画得传神,他的雕塑令人惊叹。他不是建筑师,自己设计和建造了重庆乡间的巴洛克风格房子。他一生的探索都是围绕着音乐和乐器,他的生活中充满的是亲情之爱和对音乐之爱。如今他不幸患癌症,不是药物在治疗他,而是他的制琴梦和爱乐心在让他战胜疾病。作为他的朋友,我以爱音乐之名,祝福何老师早日康复。

点击以下文章标题,了解更多关于何木匠的介绍:

【报道】身患骨癌的传奇木匠教授最后的心愿:开场自己的演奏会

图示  何夕瑞老师2018年7月10日下午在家中工作室里介绍他委托笔者带给重庆爱乐音乐家们试奏的梧桐木大提琴。

何夕瑞教授用梧桐木制作的钟鼎琴小提琴,发音灵敏,音色柔美,发音集中而穿透力强。

图示  2018年7月10日在重庆荣昌电视台演播厅何夕瑞制琴五十周年专场音乐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制琴专家和演奏家们用何夕瑞教授制作的琴演奏,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示 木匠教授何夕瑞制作的三圆琴大提琴。

图示 木匠教授何夕瑞制作的三圆琴和钟鼎琴(大、中、小)。

图示木匠教授何夕瑞制作的中提琴。

图示   笔者参观何夕瑞教授琴板发酵地下室。

图示  何木匠雕刻的意大利制琴名家阿马蒂雕像。

图示 何木匠雕刻的意大利制琴名家斯特拉迪瓦里雕像。

图示 何木匠雕刻的意大利制琴名家瓜乃里雕像。

 图示 笔者与何夕瑞教授在他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巴洛克风格别墅前合影留念。

有人问:“四川何木匠制作的提琴能与意大利古代名家制作的名琴比吗?” 我的回答是:“中国的翡翠能与西方的宝石比吗?意大利的经典家具能和中国红木家具有可比性吗?”

生活只有经历多了才有滋有味,才丰富!艺术,只有以艺术的心态和艺术的行为去在完美中寻找完美才能悟到艺术的真谛,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艺术和其魅力所在。我欣赏何木匠之处在于他始终拥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一生谦虚勤学,以极高的艺术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不停地钻研和探索,不断地超越自己,开展了40多个提琴发音和制作研究的课题,并取得研究成果。匠人精神,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执迷不悟的匠人精神,将自己带入死胡同;另一种是坚守初心,胸怀开阔,谦虚好学,坚持探索,超越自己,最后超越他人。何木匠就属后一种匠人。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The copyright of the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inform us that it will be

deleted immediately.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環球樂器博览网 » 央视网站《谢谢你来了》,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乐器专家应有勤先生与何夕瑞留影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