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曲艺乐器奇葩. 五音换手联弹

换手连弹 2017-02-21 主编:郝少宝 曲艺界

所谓换手连弹,这是民间艺人创造的一个特殊的演奏形式。这个形式起源很早,在曲艺中,由于梅花大鼓,字少腔唱,旋律复杂,所以经常出现换手连弹的表演。据《中国曲艺志.北京卷》为五音换手连弹所下的定义:“五音联弹又称五音换手联弹,属梅花大鼓中以展示弦师独特技巧的一种形式。表演时,先由演员演唱四句梅花大鼓,在落腔后敲起鼓套子时,四位伴奏弦师即开始技艺性表演:由左至右,第一人右手持楗子打扬琴,左手按第二人怀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左胳膊搭十字用右手按第三人怀中的琵琶;第三人右手弹琵琶,左胳膊搭十字用左手按第四人持的四胡丝弦;第四人右手拉四胡弓子,左手攥住四胡铜桶或击打扬琴。其中第四人又称为末把琴,是四胡大王霍连仲先生首创,难度为最大。演奏时四人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在演唱者鼓声的伴和之中奏【夜深沉】或【九把尖】等曲牌。一曲结束,演唱者说几句‘白口’后,伴奏者逐渐恢复原正常状态奏大过板,演员接唱短段,如《层层见喜》、《八爱》等。上腔、下腔过后,众人接着演奏【打新春】、【虞美人】等曲牌。有时,五音之外还增添胡琴、笛、箫等乐器,称作‘六音’、‘七音’、‘八音’联弹。其源可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余墨偶谈》中的记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環球樂器博览网 » 中华曲艺乐器奇葩. 五音换手联弹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