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 金海鸥:中国古代乐器声音之奥秘

原创 东方乐器博物馆 东方乐器博物馆 1周前

中国古代乐器声音之奥秘

主持人:应有勤教授

主讲人:金海鸥

时间: 2021年11月16日 下午3:30

地点:上音歌剧院 民乐排练厅(汾阳路6号)

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上音书院

本次讲座对社会开放30个名额,预约方式:电话 54651834,电话预约时间:11月8日-12日。

主讲人简介

金海鸥,1947年生,江苏苏州人。苏州礼乐乐器研究所所长;苏州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分会理事;“钟华和钟”主创人;中国科学院特别嘉奖获得者;多项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获得苏州市政府颁发的“江南十大创意策划大师奖”。

金海鸥先生从事乐器制造研究工作60年,一直致力于民族乐器的制作与改良。研究编钟40余年,研究定音铜鼓二十余年,研究古琴发声原理十多年,在没有古人文献资料,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破解了这几种古代重要礼器、乐器的声学密码和铸造密码。成功复原双音编钟 ,1999年研制出了几乎零音分误差具二十世纪末最高音乐艺术水平的“中华和钟”,这也是有史以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双音编钟,现永久珍藏并陈列于北京太庙,金海鸥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双音编钟制造大师。他还研制成功1800年前礼乐时代的琴、瑟系列,让曾经的“琴瑟和鸣”重现舞台。他在古代乐器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乐器从声学角度进行提升与改造,兼顾各乐器高声部和低声部的通透性,使得音色更和谐、穿透力更强,解决了传统乐器以及民族乐器有史以来的缺陷。

他历时数年,潜心钻研古代青铜铸造技艺,成功重铸“干将莫邪”剑,成为上海世博会江苏馆的镇馆之宝。目前还攻克了电子声学上的世界难题,未来将开创电子声学上的一片新天地。

讲座大纲

一、双音编钟的千古之迷

二、双音编钟的组合设计与巧妙的排列法

三、千禧年迎接新世纪到来,由时任国家主席亲自敲响的“中华和钟”、“中华和磬”之诞生

四、编磬的桥式振动原理

五、上古琴、瑟的声学奥秘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文字:邢媛

审稿:史寅

责任编辑:张毅

美的旋律穿透上音讲座空间 “中国古代乐器声音之奥密”专题讲座于2021年11月16日 下午3:30在上音歌剧院 民乐排练厅适时进行。出席活动的有上音有关领导、上音民乐系研究生、陈伟康等部分60年代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老队员共150余人;老科协造船委文创中心主任朱德民以及宋汉鑫、鲍海燕、黎伟敏也应邀参加。这次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和上音书院共同举办,并由上音东方乐器博物馆老馆长应有勤教授主持;主讲:金海鸥先生。 金海鸥,1947年生,江苏苏州人。苏州礼乐乐器研究所所长;苏州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分会理事;“中华和钟”主创人;中国科学院特别嘉奖获得者;多项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曾荣获苏州市政府颁发的“江南十大创意策划大师奖”。 金海鸥先生从事乐器制造研究工作60余年,长期致力于民族乐器的制作与改良。研究编钟40余年,研究定音铜鼓二十余年,研究古琴发声原理十多年。在没有古人文献资料,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破解了这几种古代重要礼器、乐器的声学密码和铸造密码。成功复原双音编钟 ,1999年研制出了几乎零音分误差,具二十世纪末最高音乐艺术水平的“中华和钟”;这也是有史以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双音编钟,现永久珍藏并陈列于北京太庙。金海鸥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双音编钟制造大师。他还研制成功1800年前礼乐时代的琴、瑟系列,让曾经的“琴瑟和鸣”重现舞台。他在古代乐器制造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乐器从声学角度进行提升与改造,兼顾各种乐器高声部和低声部的通透性,使得音色更和谐、穿透力更强,解决了传统乐器以及民族乐器有史以来的缺陷。 他历时数年,潜心钻研古代青铜铸造技艺,成功重铸“干将莫邪”剑,成为上海世博会江苏馆的镇馆之宝。目前还攻克了电子声学上的世界难题,未来将开创电子声学上的一片新天地。 今天的讲座内容有: 一、双音编钟的千古之迷 二、双音编钟的组合设计与巧妙的排列法 三、千禧年迎接新世纪到来,由时任国家主席亲自敲响的“中华和钟”、“中华和磬”之诞生 四、编磬的桥式振动原理 五、上古琴、瑟的声学奥秘 金海鸥先生音乐知识底蕴深厚、博古通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穿插视频和图片资料把中国古代的乐器和乐理知识传授给在座的各位音乐爱好者;他用提问的方式同听众互相交流沟通;他还请上音民乐系的研究生现场演奏古筝;动听的旋律把讲座推向高潮,赢得阵阵掌声! 报道:朱德民 摄影:黎伟敏 2021年11月16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環球樂器博览网 » 讲座预告 | 金海鸥:中国古代乐器声音之奥秘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