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乐器组合的雏形,受到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组合的影响

五架头:荡气回肠丝竹乐

广东音乐乐器组合的雏形,受到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组合的影响,同时,又在传承发展中,加入粤地特有的丝竹之音。

广东音乐最早的乐器组合盛行所谓的“五架头”: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二弦不同潮州弦诗乐的二弦,是由北方板胡变种的乐器;提琴,不是西洋音乐的小提琴,而是广东特有的竹制乐器,由北方京胡演变而成;三弦,木制框,蒙蟒皮做鼓,使用丝弦的中音弹拨乐器;月琴,木制圆形音箱,弦细,琴柄与把位较短,与京剧月琴相似,高音清脆;横箫,即竹笛,长一尺多,有六孔发音,顶端有个吹气孔,往下另有一孔贴箫膜,高音清脆响亮。从组合之编制看,似乎受当时的粤剧、曲艺、民间音乐伴奏、演奏乐队的影响。1910年前,粤剧采用广州话演唱之前一个较长时期中,粤剧、曲艺伴奏乐队的主要乐器编制与其基本相似。

广东音乐最早的乐器组合,后人称为硬功组合。具有我国民族乐器“配对音色结合”的传统特色。如主奏乐器二弦(高音)由广东特有的中音提琴配对,高音月琴由中音三弦配对,横箫以中高音共鸣良好的吹管乐器,将拉弦、弹拨乐器融合一起,使音色配对结合良好。

 

2018-02-24 由 北上广微生活 發表于文化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The copyright of the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inform us that it will be

deleted immediately.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環球樂器博览网 » 广东音乐乐器组合的雏形,受到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组合的影响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