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达夫鼓公主、国际知名演奏家艾萨·马拉克塞朵(ASAL MALEKZADEH)出生于伊朗德黑兰,毕业于埃尔扎哈拉大学装饰艺术学士学位。 在Mehrad Nobakht Pour、Mehrdad KarimKhavari、Hossein Rezaie Nia、Neda Ahmadi和Erfan Be等大师的指导下,她一直在追求她在青少年时期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艾萨·马拉克塞朵除了达夫鼓(Daf)外,还学习了其他打击乐器,如:伊朗小手鼓德耶拉鼓(Dayereh)、架子鼓和拉丁康佳鼓(Congas)。
在2005年起,艾萨开始了她作为音乐老师的职业生涯,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并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打击乐音乐家。 目前,她在教学的同时,又继续在德黑兰的埃尔扎哈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从2005年到2014年,艾萨多次在伊朗和国际打击乐演奏比赛中获得第一名,随着名声鹊起,艾萨的演出也接踵而至,与不同的著名乐队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还和许多著名的演奏家包括著名的穆罕穆德·礼萨·莫塔扎維(Mohammad Reza Mortazavi)、马诺切尔萨波尔、赛义德·泽尼、库赫斯坦尼等。足迹遍及美国、法国、波兰、瑞士、德国、俄罗斯、荷兰、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演奏家艾萨 马拉克塞朵
达夫鼓(Daf)在中西亚地区的流传
从古代进入前伊斯兰时代的达夫(daf)到巴列维帝王时期(Pahlavi)的达普(dap)。 波斯文字记载中论述了这种波斯鼓在波斯苏菲(地区)音乐中的重要性。 达夫(Daf)被认为是在伊朗的坎哈斯(khanghahs)特别是库尔德人居住地区演奏的神鼓。 应该提到的是,在印度的达夫鼓(daf)、土耳其的特夫鼓(Tef)、亚美利亚的达夫(Daf)到阿拉伯国家的达夫鼓(duf)和中国的维吾尔族的达普鼓(dap), 中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名称和手鼓。大部分的手鼓都是木框和动物皮(羊皮、小牛皮、蛇皮等)制作,美国Reno公司出产的中亚手鼓则采用人工合成皮,声音也非常好。
伊朗达夫鼓
土耳其手鼓特夫鼓(Tef)
亚美利亚达普鼓(Dap)
中国新疆手鼓达普(Dap)
达夫鼓(Daf)及基本演奏方法
达夫(Daf)是伊朗最常用的扁圆形有一个圆形木框的双手击打的皮鸣乐器(英文:frame drum),与中国新疆的手鼓达普(dap)类似, 鼓圈內一周镶有很多小金属环链,演奏时产生沙沙的声音,也是达夫鼓演奏时很重要的音色之一。伊朗达夫鼓(daf)的尺寸比较大,直径50-55多厘米,重约0.75公斤左右。演奏时时而声音低沉松厚,时而清脆响亮,演奏的手法多变、音色多样,很多演奏技巧随着双手的单击、轮奏或双击演奏出丰富多彩的音色和节奏。达夫鼓的演奏用左手大拇指卡在鼓圈的指槽处,大拇指与食指托住鼓身,左手除大拇指外,其他四个手指都可以分开或同时击打鼓面或鼓框,右手置于鼓圈右边约中部,击打鼓边或鼓皮,右手呈45度转腕击打鼓面或手指向下转动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击打鼓边,小指处于鼓圈外,不同击打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持鼓的左手,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击打鼓面,与右手配合击打出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持鼓时整个达夫鼓的上端不要超出演奏者的头部。
举例:双手击打达夫鼓最基本节奏形,看看双手是如何配合的。
3/4 Doum(咚) Tak(塔克) Ka(咔) 三拍子的演奏方法是右手击打鼓面形成低音Doum, 左手击打鼓边形成Tak,右手再击打鼓边形成Ka, 演奏出最基本的三拍子节奏。
80年代到千禧年后的2007年,笔者曾经无数次为著名杨琴演奏家郭敏清老师用新疆木卡姆音乐改编的扬琴曲《欢乐的新疆》打过手鼓伴奏。记得90年代在旧金山的国际音乐节演出时,一位伊朗裔的音乐家兴奋地冲上来问我,你怎么会演奏我们的木卡姆音乐?我也高兴地告诉他,在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有同一源流的文化和音乐,虽然短短几分钟的木卡姆音乐交流,很快拉近了我们的感情,我也乘机跟他学了几个最基本的打鼓方法。比较后才发现,我打的手鼓是河北地区制作,蛇皮面硬木框(新红木),木框厚重,自重就有近二公斤。伊朗音乐家的手鼓比我大,木框略窄,但是轻重适宜,击打相对轻松,抛鼓时不会有手鼓过重粘手,而打不出瞬间震动的感觉。这是为什么演出时我打了一分钟后,左手就有力不从心的疲劳感。前面我就提到,伊朗的手鼓大约在0.75公斤,鼓圈用材质较轻的枫木制作,羊皮或小牛皮面。所以,乐器的制作和选材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演奏者的技术发挥和实际表演效果。
下一期将推出达夫鼓(Daf)最基本的演奏视频,有手鼓的朋友,可以使用类似的手鼓练习,学习达夫鼓的最基本演奏方法。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作者介绍
旅美音乐家汪洪,多元樂器演奏家,有超過三⼗多年的演奏、錄⾳、音樂製作、作曲/編曲的實際經驗。
曾與德國柏林愛樂、舊⾦山交響樂團、加州佛萊⾨交響樂團、奧克蘭東灣交響樂團、斯坦福交響樂團、上海廣播交響樂團、加州交響樂團、德國新布蘭登堡愛樂、舊⾦山室內樂團、舊⾦山作曲家樂團、舊⾦山管樂重奏團、安東尼爵士樂團、好萊塢陳廣陽爵⼠大樂隊、奧克蘭芭蕾舞團、波⼠頓歌劇院和⽇本⾼知藝術節、荷蘭⾳樂節、波蘭波茲坦民間⾳樂節、德國⾳樂舞蹈節、德國世界音樂節、舊⾦山世界⾳樂節、舊金⼭爵⼠⾳樂節、林肯藝術中心⾳樂節、Spoleto國際音樂節、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樂節、⽐利時現代⾳樂節、加拿⼤多倫多國際創意藝術節、荷蘭爵士⾳樂節、加州蒙特利爾爵士⾳樂節、內蒙古阿爾⼭森林⾳樂節、南京森林⾳樂節等。
2009 -2015 年參與夢⼯廠(DreamWorks)和尼克(Nickelodeon)公司合作的80集動畫片《功夫熊貓》和尼克(Nickelodeon)公司60集動畫片《科拉傳奇》⾳樂全部中國樂器的演奏錄製。第一季《科拉傳奇》的⾳樂獲得2014的艾美獎; 80集動畫⽚片《功夫熊貓》获得2015年艾美奖最佳⾳乐制作;2015年與作曲家Jeremy合作錄製的《雪猴》再次獲得紀錄片配樂的艾美獎。還與好萊塢著名的驚悚片作曲家Christopher Young、《星球大戰叛軍》作曲家Kevin Kiner和《行屍走肉》作曲家Bear McCreary等有不同影視和游戏⾳乐的录⾳合作。做為THE PANGEAPROJECT團隊的成員,為不同的影視做配樂和聲⾳設計。
旅美近三十年與很多知名的作曲家、電影作曲家合作,其中包括Meredith Monk、譚盾、郭⽂文景、周⻯⿓龍、陳怡、董葵、陳遠林、⻩多、王筦、司徒剛、Jeremy Zuckerman, Bear McCreary, Kevin Kiner, Carl Stone, Christ Young, Alan Chan, Albert Chang, ⻩若, Keeyong Chong etc. 以及其他歐美作曲家合作的新⾳樂項目等。汪洪,美国帕克森音乐教育公司CEO,中国音乐学院东方音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将立即删除。
The copyright of the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inform us that it will be
deleted immediately.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環球樂器博览网 » 汪洪聊乐器|从伊朗达夫鼓(Daf)演奏家艾萨 马拉克塞朵(Asal Malekzadeh)谈手鼓的故事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